This post was deleted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Unapproved in three days ()Artist's commentary
1988
安雅.亚历珊德拉.叶戈罗维奇
内务部边防军下士 (第40埃里温边防总队)
图片摄于1988年12月10日斯皮塔克镇外围
————————
当时大概是...12月9日或者10日吧,是我作为塔斯社记者进入地震灾区的第一天。
那年亚美尼亚苏维埃才与阿塞拜疆因为纳卡州的问题进行军事对峙,本来国内局势就已经很糟糕,现在又发生了这么大的地震,或许本地会陷入很混乱的局面,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当天下午15时左右,我们队伍打算下车徒步走到斯皮塔克外围的一个聚集点,不过因为当地基础设施停摆、路上那能够参考的地方已经面目全非的缘故我们不知怎么还是走到了乡下公路旁边,打算就跟着苏维埃当局的车队一块走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已知的地方。
老实说当天太阳还算不错,南高加索的田园风光很迷人,假如不是地震的话说不定这也是一个不错的独家好去处。
总之,我走到汇向大路的分叉口,一个靠近Aktas村的地方,我们看到有个边防军下士正依着斜坡在小憩,沿路陆陆续续还有像她类似的战士就地睡觉或休息,可以看得出来,由于过去几天高强度工作的关系,这些小同志大多都很难支撑,不过即使这样还是需要继续战斗下去,毕竟,整个苏联乃至世界的人们都在关注着他们。
这是个拍摄的好时机,不用多说,有过摄影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一幕不可多得。于是我开始用基辅135相机开始确定构图的时候,那个边防军姑娘旋即从地上弹了起来,可能是他们平时职责使然的缘故,平时或多或少都对相机有些敏感。
啊...于是队伍里的另一位记者,阿列克谢.普斯科夫先生,他也是摄影记者,是很好的人... ...打算跟那姑娘解释缘由,不过还没等我们打算说什么,她就已经挎上枪、挺起胸膛做好姿势了,或许觉得应该把自己最好的样子展示给我们记者,她才会这样上心。
她看起来很稚嫩,只有19,20岁出头的样子,身材娇小,她的脸上有些眼袋,表情开始也会麻木,不过她还是快速克服这一切,勾起很自然的微笑,正试图努力配合着我们。
那是我第一次在灾区看到这样的表情,不过也绝不是最后一次,这里的人们充满活力而勇敢极了,对于灾难,他们似乎无所畏惧过,这也是让我很感慨的一点。
后来呢,下士姑娘替我们指了路,她有些兴奋,这样的经历对她还是很新鲜的,事后我们又额外用相机给她拍了张照片,打算寄回给她。另外我们还得知,她叫安雅,是个俄罗斯人。参军前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上学,如果她脱下军装,应该也是个喜欢"国王与弄臣"乐队的普通姑娘,不过她最后还是选择替努力生活着的公民们站出来。
在得到了边防军士兵们的热情款待后,我们又启程了,在那之前,我们答应过把照片寄回去。
在亚美尼亚的那阵子,我们还拍摄了很多不同的照片,那是段艰苦的日子,整个苏联甚至是世界都为这里做着自己年做的事。如今再看到这些照片,总是会让人发笑,或是让人难过的。
很遗憾的是,我们编辑部后面没有采用这张照片,很快它就被更多同样的照片淹没了。我们后面试着把照片寄回给边防军去,不过89年纳卡战争爆发之后也不了了之。这个事很快就被淡忘了,直到我在94年离开单位之前,老同事让我拿走一些底片,我才重新得到这张照片。
真是可惜。
————阿纳托利.瓦连京.斯米尔诺夫
于2009年7月 出自有关阿纳托利先生的影集《他们的面容不再》的相关访谈
——————
后面了解到,安雅下士在1989年中复员回到诺夫哥罗德的故乡,并在1990年成为小镇的教师。她是还曾作为共青团员代表访问过希腊。苏联解体后,她坚持缴党费到1996年,在2001年的时候,最后选择跟自己的丈夫移居加拿大。到今天也没有其他音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