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tist's commentary
档案:粥先生
档案:粥先生
内容:华新会是民国时期的一个秘密组织,他们以保护平民为己任,远离那些不可言说的异常现象。他们不依附于任何政权,组织松散,却汇聚了众多能人异士,来自各行各业,粥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粥先生,华新会松海分会的接头人,平日里是一名报社编辑,"粥先生"不过是他的笔名。至于真名和师承我们不得而知。粥先生年约四十五,面容消瘦,一字胡须,常穿黑色长褂,一副典型的读书人模样。他手中总是握着一支笔,常言道:"笔是文人的枪杆子"。这支笔,名为“朱漆金辉 狼毫笔”,是一件古代遗留下来的收容物,其具体能力,至今仍是个谜。
粥先生早年留学海外,归国后曾在北平生活过一段时间,直至1926年南下,定居在松海。他处理过好几起松海有名的异常事件,如"阿庆人肉包子铺事件"、"一只绣花鞋事件"、"花园老洋房事件"等。若非他暗中保护,那些事件的伤亡数字,定会更加触目惊心。
出任务时,粥先生除了携带自己的毛笔,还会戴一副圆墨镜和一只公文包。解决邪祟对于他来说并不是难事,但是善后问题一直很困扰他。普通百姓时常看到一些不该看的画面,为了让他们失去这段记忆,粥先生有一套独到的方法。
粥先生会从自己公文包中取出一只木盒,木盒内寒气逼人,装着三种颜色花纹各异的冰激凌,他称其“三不冰激凌”。这显然也是一件收容物。冰激凌木盒一旦打开,除了粥先生,任何目睹它的人都会忍不住想要尝上一口。
"三不 冰激凌"之名,源自其上的花纹。花纹描绘了三个小人,栩栩如生,分别代表着《论语》中的"非礼勿言、非礼勿视以及非礼勿听"。人一旦吃下这种冰激凌,便会短暂失忆,忘记所见所闻。
然而,任何收容物都有其收容规则。如果按照特定顺序,先吃棕色巧克力味的"勿言",再吃粉色草莓味的"勿听",最后吃白色香草味的"勿视",便可完全规避效果,保留所有记忆。若有人偶然按照这个顺序吃了冰激凌,粥先生会任由其离开,不干涉其记忆。
曾有人问及"粥先生"这个笔名的由来,他如此回答:“灾年民不聊生,饿殍遍地,哀鸿遍野,易子而食常有之事,若有一碗稀粥果腹,何至于此。”
1940年后,粥先生突然就杳无音讯了,一同消失的还有其公文包和毛笔。1954年,在松海的街头,一种以三种口味为特色的冰激凌“三色杯”横空出世,风靡一时。其外形和“三不冰激凌”极为相似,我们怀疑这其中一定有某种联系。